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dingdian100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“坏了,忘了一干净!哥儿几个先坐着,我一分钟就回。”然后他就直奔大食堂而去。
一惊一乍的傻柱看得林连伟一愣一愣的:“诶,这老小子干啥呢?”
林连伟虽然和傻柱职业不同,但是性格却是很相像,如果只听语气和用语习惯,会觉得两个人是一样的。
高振东笑了起来:“这小子去伺候媳妇儿去了,他媳妇儿也在厂里上班,能让他这鸟样的,肯定是她要来打饭。诶,他结婚你不是来了的嘛,记得不?”
作为经常和高振东混在一起的朋友,傻柱结婚林连伟也是来凑热闹,印象深刻。
“啊,我想起来了,他媳妇儿盘靓条顺,难怪这么着紧。”林连伟笑了起来,至于还有几个孩子这些事情,他就没提,他性格跳脱但不是长舌头。
高振东解释道:“平时倒也不这样,这不他媳妇儿怀上了嘛,哈哈。”
“哟,那等会儿可得和他喝一杯恭喜他。”
傻柱说一会儿就是一会儿,没多久就回来了,一脸的喜色,也不知道在秦怀茹那里得了什么甜头,反正这几个月他都这样。
一群人坐下来,傻柱动作很快,先弄两个速度快的能下酒的让哥儿几个先喝上,再去操持别的。
傻柱还在忙活,几人边吃边聊,话题中心主要围绕薛崇礼。
毕竟他和大家重逢最晚,接触最少,自然都是和他说的比较多。而且除了他之外其他几个人浑身都是秘密,工作几乎不能谈,大概属于是高振东能听他们所有人的工作,而薛崇礼谁的工作都不能听。
这么一来二去,大家发现还是可着老薛一个人坑比较合适,久别重逢嘛。
对于薛崇礼来说,倒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,说自己就说自己呗,正好,和大家热络热络。
“......你建议的几种主要的传感器,特别是水雨情和渗压的,都已经搞好了,你打的底子好,这几个简单的设备搞起来很快,现在委里开始在主要水库推广装这些东西......排得上号的大水库都在装。”
薛崇礼和高振东碰了一个,嘬了一口,随意的说道。
这个事情既是聊家常说工作,也多少有点汇报工作的意思。
你看,你的心血和建议,我们委里很重视,一点儿都没浪费,动作很快。
“那你这段时间岂不是到处跑?”林连伟问道。
“是的,如果不是振东这次点名我们参会,我还在外面飘着呢。”新设备,初步推广,薛崇礼和一些主要研究人员肯定是要下去指导安装、培训的。
“都装了哪些地方?”高振东问道。
薛崇礼搜肠刮肚,把自己记忆里的安装地点都说了一遍,高振东听完,想了想,点了点头:“嗯,你们工作覆盖很不错啊。”
“那肯定的,也就是你召集得快,要不然我现在已经去黔山了。”
“黔山?你去那地方干嘛?”林连伟有些好奇。
“去他们的中大型水库,推广安装设备,顺便做一做实验啊,那个地方是山区,而且是全国日照辐射排名倒数第二的省份,设备在太阳能供电条件下的可靠性,没有比那儿更适合的地方了。”
实验室终究是实验室,有条件实地测试,我们还是倾向实地测试的。
听了薛崇礼的话,大家点了点头,天无三日晴,懂的都懂。
“倒数第二?那为什么不去倒数第一的省份?”苏卫华有些好奇。
高振东接过话头:“一定会去的,倒数第一的是当归省。”
黔山下雨的天数在全国省级区域范围内,只比当归省多一点点,这就是他们俩年日照辐射排名倒数第一和第二的原因。
这句话把大家都干沉默了,沉默一会儿,高振东举起杯子:“放心吧,会去的!”
“干!一定要去!”众人举杯。
放下杯子,林连伟有些不解:“那黔山下雨这么多,还修什么水库啊?”
“黔山缺水啊,别看他们下雨天数多,可是降水量不算特别高的,而且这次据说他们又新建了几个中型水库和一些小型水库,据说是要改变缺水的现状,当然了不止他们,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计划。对了,听委里的同志说,
有一个的选址还是你替他们选的。”说到最后,薛崇礼转头对高振东道。
啥?你还会这个?其他两人一脸好奇的转头看向高振东。
高振东听见薛崇礼的话,却是联想起了不少事情来。
上辈子自己掌握的情况来看,大面积兴修水利的动作没这么大啊,至少黔山的情况自己是知道的。
“资金和条件足够?”他有些意外的问薛崇礼。
“嗯,资金基本差不多,至少我从院里面的设计资料来看,资金来源很健康,落实情况也不错,而且现在工程机械方面别看大部分都是些小农机改的,可是效率比起纯人工提高了不是一星半点。地方上的同志对修水利热情很
高,总体来说情况很顺利”薛崇礼笑道。
资金、工程机械、地方协作.......
看来事情的确是和自己上辈子知道的不一样了,高振东心情很是愉快,在比原有更广的范围内大兴水利,对于农业是重大利好。
“好,太好了!来来来,你们水利口辛苦了辛苦了,哈哈哈,走一个!”
众人高高兴兴的干了一个,林连伟还是很好奇:“振东,你还会给水库选址?”
高振东知道是为什么,就是上一次自己去黔山,路过自己记忆中那座水库的时候的顺口一提,就被黔山的同志们记住了。
不过对黔山来说,这也不亏,毕竟那个地方在后来是真的修了一座水库,而且是黔山水库管理的标杆之一,一个水库管理所的所长都是正处级,可想而知其重要性,属于是省厅直管。
黔阳头上三盆水,这个水库就是其中一盆。
自己顺口一提,能省下不少事儿来,多多少少也能为黔山的同志提供一点便利。
想到这里,高振东解释道:“啊,没那么夸张,就是上次去出差的时候看见那地方实在是合适,提过一嘴,真正是否能成库,还是要他们水利口的同志去调查、勘测、核实的。那个地方你去看,第一反应也是和我一样,觉得
能修水库。”
林连伟一边夹菜一边点头:“原来是这样,诶老薛,那黔山就算降水量不是最多,但是也不至于缺水吧?修这么多水库?”
这话薛崇礼还真答不上来,他毕竟是搞水利自动化的,对于水文水工并不熟悉。
高振东接过了话头:“黔山缺水的情况比较特殊,他们属于是季节和地理条件导致的工程性、结构性缺水。”
他记得在长辈家里看到过相关的资料,隐隐约约记得一点。
嗯?还说你不懂水利?其他三个人转头看着他。
薛崇礼更是求知欲拉满,这可是他的领域,此时不学,更待何时。
“什么是工程性、结构性缺水?我们委里都没这个说法啊?说来听听,我学习学习。”
虽然高振东不是水利口的,但是他这说法一听就很是高大上,对于薛崇礼来说,他感觉很有意思,缺水他知道,可是高振东这一听就是系统性的,从理论高度的分析,没准儿很有点儿说法。
高振东一想,这倒还真可以给他说说,至少有了这个概念,有的时候做起工作来也有了一些理论引导,有这个问题的,可不只是黔山一个省。
“这么说吧,黔山山高谷深,地形切割严重,地域破碎,你别看有时候离水源就那么几十上百米的直线距离,可能中间就隔了一座山,水压根过不来......”
薛崇礼边听边点头,有道理。
“而且这种地形水是留不住的,都汇聚到山谷里流走了,加上黔山还有部分地区石漠化严重,就更留不住水。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,雨季和种植农时并不完全重叠,黔山就会陷入一个怪圈?水多的时候没用,要用的时
候没水。这里的结构性缺水,指的是产业结构、地形结构……………”
这些都是他在长辈家看到的某篇设计报告的前言和必要性论述里的,托这个好脑子的福,虽然对他来说这些知识很偏门,但他记得还比较清楚。
说起来简简单单几句话,可是听到薛崇礼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,这是从理论上分析一个看起来不缺水的省份怎么就缺水了,这种高度和角度,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,就算是他们院里,也不见得现在就能从这种层面去分析问
题。
学到了学到了!
就在薛崇礼一脸兴奋的时候,高振东没有停下自己的话:“而工程性缺水,指的就是有水,但是水留不住,或者送不到,需要水库、灌渠、提水泵站等水利工程来改变这种状态,这和降水少、蒸发大等天然缺水是不同的。”
有意思啊,这一句“工程性缺水”,就把黔山乃至类似地区的缺水的本质问题说清楚了。